|
博物館展柜玻璃質量該怎么去判斷呢?在各大博物館里,我們經常能看到博物館展柜,而博物館展柜上少不了使用玻璃,那么大家是否了解博物館展柜玻璃質量該怎么去判斷呢?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: 博物館專業展柜玻璃的評價指標有兩個:展示性和安全性。 1.展示性 眾所周知,光通過玻璃,是要發生變化的。展示性是展柜的一項重要功能,也是藏品與觀眾交流的基礎。 博物館展柜玻璃在“展示性”的最高使命,就是將自己隱藏起來,還觀眾以真實。 展示性有兩個要素:透光率與反光率。 透光率高的展柜玻璃,光線穿過玻璃損失得少,觀眾會感到玻璃很清晰;反光率高的展柜玻璃,光線進入玻璃時容易反射,觀眾能從玻璃上清楚得看到燈光和人影,影響視覺效果。 專業的博物館展柜玻璃在其發展歷程中不斷地提升著透光率,從第一代的82%,到第二代的92%,再到第三代的98%以上。同時,不斷降低可見光反光率,由第一代第二代的8%降至第三代的不足1%。 2.安全性 安全性有多個指標:牢固性、防自爆性、密封性、抗紫外線、耐高溫,抗壓、耐磨…… 博物館展柜玻璃作為保護文物的最后屏障,牢固性和防自爆性尤為重要。專業博物館展柜玻璃采用剛柔并濟的夾層結構,夾層具有很好的韌性,能有效吸收暴力沖擊的力量,并在玻璃破碎時仍然能夠牢牢粘住玻璃渣,保護文物不受侵害的同時也保障了觀眾的人身安全。 博物館展柜玻璃的密封性主要體現在精良的工藝上。 首先,精準的尺寸可以確保玻璃嚴格密封,在微環境調節中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溫濕度以及防止有害氣體的入侵; 其次,玻璃邊部精細平整的拋光工藝,對角線<1mm的誤差控制,都為良好的粘接面提供保障。粘接的同時,還能確保展柜的美觀、和諧,“密封不夠、打膠來湊”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。 |